摄影8年的首篇个人总结 - 这些年 那些路
导语:摄影八年时光,从未写过一篇年终总结,是时候认真回顾总结一下了,也希望我的心路历程能对你有所启发,找到共鸣。
曾以为这一生都会与数据分析和财经报表打交道,过着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。偶然的机缘,2010年买了第一部单反相机,从此踏上追光之路,激发出我前所未有的潜能和灵感,欣喜地发现了未曾相识的另一个自己。
摄影最初几年我也接触尝试了各种题材,直到2012年底才找到方向,真正开始风光摄影。我所居住的城市悉尼,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景资源,所以在我的早期习作中海景摄影占了相当的比例。为了练习扫海的各种技术,曾经每周都有一两个清晨去海边拍完日出再去上班,虽然辛苦却是进步最快的一个时期。
《水之舞》这张照片对我具有特别的意义,这是一个周末的清晨,我独自去海边练习,第一次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,也算是真正开始掌握了海景摄影的核心技术。
俗话说欺山不欺水,海景摄影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。我有新年第一天拍摄日出的习惯,把它当成摄影人的一种仪式感。2015年的新年日出是最“特别”的,那次拍摄中被海浪冲出十几米远,真正体会到人类渺小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大海抗争,所幸机毁人未亡。所以拍摄之前要做好功课,查询潮汐、提前现场踩点都是必不可少的准备,可能的话最好结伴同行。
这些年,我看过夜空中流淌的星河,也看过雪野中舞动的潋滟极光,还有那浩瀚苍穹的奇幻光影。纵使留不住光阴,摄影却可以让影像定格在那些动人的瞬间,当老去的一天,看着影像中的山河重温激情岁月。
摄影让我看到很多人一生都不曾看到的美景, 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动,也给我从未经历的体验。这些年有些时刻终生难忘,曾经在五千多米的雪域高原遭遇失控滑车,那几秒钟经历了生命中最漫长的恐惧和无助;也曾在漆黑的荒原旷野中与同伴失散,相机伴我度过漫漫长夜。越是接近大自然,越是心存敬畏。
2018年拍摄相比往年少一些,但却是踏上摄影这条路以来最充实忙碌的一年,年初加入了极影AX团队,3月再一次回到冰岛,5月拿到Sony阿尔法摄影比赛的抽象类别大奖,6月新书《追光之路》出版,7-8两个月一直在各个讲堂做分享,并有幸成为腾讯课堂大师班讲师,9月受邀回国12城市巡回讲座,真是忙得不亦乐乎。
今年共发表了十篇教程文章:
极影系列教程 - 星空摄影技巧全揭秘 (上)
https://tuchong.com/957710/t/18445227/
极影系列教程 - 星空摄影技巧全揭秘 (下)
https://tuchong.com/957710/t/18445227/
关于构图,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
https://tuchong.com/957710/t/15841401/
浅谈树林的艺术表现形式
https://tuchong.com/957710/t/20695188/
如何提升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
https://tuchong.com/957710/t/18826800/
后期调色秘笈: 一张照片教会你塑造光影
https://tuchong.com/957710/t/23853609/
极光季要来了,先收藏这篇最详细的极光拍摄教程吧(上)!
https://tuchong.com/957710/t/24389844/
极光预测及拍摄实例分析(下)
《追光之路》出版啦 (文末送福利)
https://tuchong.com/957710/t/19296496/
【极影评片23期】海景摄影的视觉冲击效果
https://tuchong.com/1648144/t/20510433/
【极影评片30期】构图常见九大问题及解决方案
以上教程部分节选自新书《追光之路》
关于我的N个问题 Q&A
无论是在微信留言还是现场讲座经常被问到很多问题,我将这些最多被问到的问题整理出来,也借机聊一聊平时较少谈及的一些想法。
这些都是基于我个人的理念,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,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,但如果能够引发你的思考,那么就是有价值的。
1.为什么喜欢风光摄影?
“在经世与娱乐之外,还有一种单纯为了审美的文学,它比娱乐文学严肃,但不像经世文学那样有些特别的目的性。” 这是一位作家朱岳说过的话,私以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热爱的风光摄影。
每个摄影类别都有它的伟大之处,并不是只有反映社会问题才具有现实意义。风光摄影师不畏艰辛,风餐露宿去探索去发现,通过影像展示大自然的壮美。人文纪实题材更具社会意义,但是作为一项爱好,希望它纯粹些,可以带我远离现实生活,人文题材的性质与我个人对爱好的期许相冲突。
和大多数人一样,我也是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,总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与烦恼。风光摄影有一种特殊的力量,能够将我从尘世的琐碎与喧嚣中抽离,穿越到没有人间烟火的净地,创作中让我暂时忘记眼前的苟且,看到诗和远方。
背起相机,俨然是一场逃离。晨曦星辉里,看风起云涌,看光影交织,将瞬间凝固成永恒。摄影赋予的养分令我生出能量来抵御现实中的种种烦恼和压力。
2. 能不能分享你的摄影理念?
对我个人而言,摄影绝不是单纯的纪录,需要纪录生活点滴的时候,手机中日渐强大的摄影功能完全能够满足我的需求。既然摄影是艺术形式的一种,我的理念是照片应该具有艺术美感而又不失真实,能够让观者的心中产生对生活的美好向往。
个人习惯在图片网站发片时极少会配以文字说明,在我看来既然是摄影就用照片来表达情绪和讲述故事,不需要用文字强行将读者带入画面,这样想象力会被束缚。没有文字说明时,读者看到照片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自己所理解的画面含义。
我喜欢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:好的艺术,从不需要在文辞上叙说解释得太多,我们已经会感受到共鸣,感受到灵魂上的触动,无数的意象会借着情感的触发,从我们身体内部迸发出来。
3. 你是专业摄影师吗?
在摄影这个领域,好像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去界定专业与否,或许“职业”与“非职业”的划分更合适。而职业摄影师只能说明这个人在从事摄影这个职业,而非专业水平的认定。说句得罪人的话,现在国内外顶尖非职业摄影师的水平高于大部分职业摄影师。
4. 为什么不建立自己的工作室?
很多人以为我是以摄影为生,其实我的本职是财务工作,至今仍未打算转行。每次回国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建立自己的工作室,答案是:我想任性地把摄影做得纯粹些。
有这方面经验的朋友都知道,拍商业片必须要迎合大众审美,要厂商接受要客户喜欢,而这类照片往往未必是摄影师自己真正想拍的。凡是和艺术相关的领域,当你的技术到达一定高度后,或多或少会脱离大众审美,所以拍自己喜欢的还是拍别人喜欢的?
虽然我会接一些活,有时也带摄影团,这样可以赚些钱来补贴器材和外出拍摄的费用。但正因为我有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固定收入,让我拥有了选择权,可以有底气地去拒绝不想接的活。
5. 为什么每年只带一个摄影团?
除了明年我有两个新西兰摄影团 (因为没公开招募三小时就爆满,为了当时没能报上名的朋友又开了第二个团),之前每年都只带一个摄影团。很多朋友劝我自己去拍片的时候也组团,既能赚钱又能拍片,两全其美。但事实真不是这样,既然带团就要对团员负责,有限的机位情况下首先要让团员出片,而且现场指导也会影响自己出片。一些有一定风险但能出大片的地方,在考量风险可控度之后自己会去拍,但这种地方不可能带团去。我每年的年假也有限,还是希望留给自己一定的自由创作时间。
6. 该不该升级器材?
总有学员问,我想换Sony好不好?我想换莱卡好不好?每次我都会反问,换了机器你就一定能拍得更好吗?
把自己技术上的缺陷和瓶颈归罪于相机是普遍现象,总想着升级器材就能拍出大片。昂贵的顶级器材会提高照片的成像质量,但对艺术层面不会有任何帮助。清晰度固然是照片的基本要求,但却不是成为好照片的标准。
7. 有没有快速入门的技巧?
这几年教过不少摄影前期和后期课程,发现急功近利的心态是最普遍存在的问题。为什么那么多人手中拿着专业器材,照片还是业余水平?也有不少人水平很“稳定”,始终徘徊在门外。真正解决技术性问题之前,我认为首要解决的是心态,态度正确了,攻克技术指日可待。
曾经遇到有些学员说,我不需要拍得像你那么好,教我点实用的技巧就行了,殊不知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又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呢?这就像没有练过武功的人拿到葵花宝典也是徒然。不要迷信网络上那些吸引眼球的速成大法。基本功是技巧的根基,技巧是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后熟能生巧得来的,只有练成精湛的技术,才能去驾驭技巧。
8.摄影是天分重要还是勤奋重要?
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不同的天赋和不同的缺陷,每个人去学习一项新的技能也都有快慢之分,但是只要你足够努力,能够坚持不停步,总会达到目标。
所以学习摄影是天分重要还是勤奋重要,我说一定是勤奋重要,只有在金字塔尖的人那一小部分拼的才是天分。而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,我认为99%拼的还是勤奋,因为我们还远没有达到去比拼天分的那个阶段。
俗话说天道酬勤,勤奋和吃苦耐劳是作为风光摄影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,套用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或许可以描述风光摄影的苦中作乐,你必须非常努力,才能够看起来毫不费力。
本文部分文字节选自2018.06出版的新书《追光之路》,当当网、京东网有售
最后,感谢大家对我和极影团队的支持,第二届“极影户外摄影大赛”正在火热进行中,投稿截止12月31日。参赛可以赢取总价值超过5万元的大疆系列无人机产品和Osprey户外登山包!
极影AdventureX
点赞是美德,打赏是鼓励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好摄之途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 摄影师朱静姝 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