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车轨和星空,夜晚还有角落里的光
说起夜景,许多朋友可能会首先想到车轨、星空和“黑金”。以曼哈顿为代表的世界都市,构建了全世界人民脑海中“光辉城市”的意象——繁华,密集,五光十色,建筑的几何感和霓虹的色彩交织。而世界其他大多数角落并没有那么宏大。夜幕笼罩下,真正的夜景会是——孤独的路灯、夜归的汽车、溢出街角的光和眼神迷离的人。我们习以为常又视而不见的夜晚,才是真正的夜晚。原画册用手机拍摄夜晚,多是从此处着手。
手机在低光环境下拍摄,难免遇到一些困扰:暗环境下容易拍花、噪点过高等等。我们从不避讳承认这些画质上的缺陷,但也从不认为这是照片的“硬伤”,图像传达的意义总是比画质本身更为重要。
这些照片多源于日常生活或旅行见闻,从北京到纽约曼哈顿,从美国新泽西州拉丁裔聚居区到葡萄牙古城波尔图,从地铁灯光到演出现场,暗环境下光的形态多姿多彩,我们所看到、所体会到的情绪也随之喷涌……
1/霓虹
KKM:霓虹在现在看来是粗糙的审美,你如何看?
韩松:人的审美似乎天生是喜欢冲突的。所以在纽约、东京、香港这样的国际都会,店招林立的地方,闪烁而冲突的色彩会给人坚硬的碰撞感。霓虹灯还带着一丝怀旧,那是当代设计还没有彻底进化的产物,粗暴凛冽,赤裸裸地传达信息。
2/ 雨夜
KKM:你喜欢拍摄的雨天,会给夜景带来什么色彩?
韩松:本质上来说,雨天给环境带来了水,而水带来了反射,反射混合了更多的场景元素和色彩。反射、混合、杂糅又蒙上了一层暧昧的美。
3/孤独
KKM:我自己能感受到夜晚弥漫在街头的孤独,并拍下一些照片。你又是如何理解“孤独”的?
韩松:孤独的人、平静的灯、不被扰动景象都是孤独。“空场景”也是孤独,像是没有主角的镜头。有时候在热闹中也会有孤独蔓延,印象最深的是在时代广场游人的洪流中,一个父亲抱着的小男孩,显出疲态,深处繁华的都市却又与之无关。
4/
光线舞蹈
KKM:所以我更觉得,真正的夜景存在于城市的细微之处。
韩松:是的,我更喜欢拍摄多数人“不屑于”关注的微小之处。这些小地方并不见得真正很“小”,多数是“平凡”。可以是施工围挡上映照的灯光,也可以是路灯柱子投下的光影。通过构图这一演绎过程,给场景赋予的巨大的能量。
5/
意象
KKM:夜景或暗光环境下的拍摄多数朋友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,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?
韩松:首先要感谢目前的智能手机,都能尽自己最大的硬件可能性为我们提供稳定的暗光拍摄,手持稳,不至于花,但也不能求画质多好。由于智能,大多数暗光环境下,手机测光后会自动拉高曝光,会很没有夜间的氛围。所以大多情况下,我几乎都会拉低曝光,还原肉眼所见的“真实”光线条件。另外建议大家多扩展自己的摄影语言,夜景不止有车轨、光绘、黑金城市,更多是一些细微的意象,学会用“小镜头”。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好摄之途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 知乎 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