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时代抛弃的大润发,战胜了敌人,输给了自己。

转载 zhaosen  2018-03-17 23:29:12  阅读 887 次 评论 1 条

昨天晚上和朋友去大润发超市买点东西,在排队等待结账的时候,朋友问我:你知道大润发易主了吗?


这事我知道,前段时间阿里巴巴投资200多亿拿下了大润发,不到3个月的时间,已经换了6个董事会的人。


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离职的时候说,战胜了所有对手,却输给了时代。


确实是这样,大润发在零售行业是顶级的存在,是一个号称19年不关一家店的零售行业霸王龙。


大润发没有被任何竞争对手所打败,而是败给了这个时代。


正如张泉灵老师在演讲中说得那样:时代抛弃你时,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。



 时代抛弃你,不会打招呼 


刘慈欣的小说《三体》里的一句话:我要毁灭你,与你有何相干?


我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,讲的是方便面行业的衰败原因,当时也用过这句话。


方便面现在每年的销量以几十亿包的速度在减少,遭遇如此断崖式的危机,难道是产品出问题了吗?


不是的,反而是越做越精致,越来越全面,大的小的,干拌的,开水泡的,各种口味层出不穷,还请了一些口碑极好的明星代言宣传,但仍旧挽回不了衰败的颓势。


为什么这个曾连续18年销量保持增长的国民美食,在越做越用心的情况下,反而销量严重下滑呢?


因为有了外卖,自从外卖行业的横空出世,各种可口的美食半小时左右就能送到手上,这时候基本就没方便面什么事了。


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,不是今麦郎,更不是白象,不是任何一个平日里厮杀惨烈的竞争对手,而是美团、饿了么这些新兴公司,是散布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外卖美食小作坊。


就好像大润发超市,没有被沃尔玛干掉,没有被家乐福给抢走地盘,但仍被阿里巴巴收购,高层集体走人。


这个时代的残酷在于,往往你被抛弃了还一头雾水,事先不会和你打一声招呼。


那些干掉你的,通常是你从未谋面过的陌生人,或是一些你从未放在心上的人和事,同你无冤无仇,但却来势凶猛,如同洪水猛兽般令人招架不住。


 


 稳定,已经不符合主流思维 


在如今这个时代,如果你隐居三年,彻底与世隔绝,当再次回归红尘之中,你会感到恍如隔了一个世纪。


一切都变化地太快,快到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,快到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,就已经被打倒在地。


在我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,有一次去奶奶家吃饭,奶奶就问我,毕业以后学校工作分配在哪里,是我们镇上的学校还是银行啊。


我告诉她,现在学校不包分配了,全都要自己找。


她感到很奇怪,然后就唠叨说家里哪个亲戚人家大学毕业后进了什么单位,现在日子有多好...


很多父母辈们对于子女的工作,期望最多的一点就是:稳定。


在他们的观念里,只要你进了一家大的单位,这辈子都不用愁了,能一直干到退休,每月拿着稳定的工资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

但现实的情况是,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,都没有绝对稳定的工作,谁都无法保证手上的饭碗明天还能不能端上。


那个唐山收费站的大姐没想到,那些被机器人取代了岗位的富士康员工也没想到...


在这个时代的车轮碾压下,没有人是可以逃离的,如果不做好准备,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危机意识,那么当噩运来得时候,往往会招架不住,犹如天塌。


稳定,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思维,很少有工作可以一直干下去,很少有公司是永远存在的,只有一个饭碗是超级稳定的, 那就是:能力。


有本事的人到哪都有饭吃,即使身背巨债,依旧可以东山再起。


而大多数人目前却处于排斥学习的状态,自然也就难以摆脱迷茫,更难以挣到钱,这才是焦虑最主要的原因。


认清这个时代,拥抱这个时代,然后活好余生。


 


延伸阅读:

 

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: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


华商韬略(ID:hstl8888)


2017年12月20日,入股高鑫零售(大润发、欧尚母公司)一个月后,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便出现在了大润发员工年会上。


“有点心潮澎湃,非常荣幸也非常有缘。”舞台上,张勇难掩激动之情。


年过花甲的黄明端依旧清瘦有神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戴着金色方框眼镜,身着熨得挺直的黑色西服,配以喜庆的红色领带,不时和大润发员工一起对张勇的讲话报以掌声。


此时的他,出现在新闻稿里的身份已是润泰集团(原高鑫零售大股东)副主席,而非此前常用身份“大润发集团董事长兼飞牛网CEO”。


 


但在外界眼中,黄明端一直都是大润发“零售帝国”的代名词。


1

 


大润发卖身阿里,放在三年前,黄明端绝对不会想到。


彼时,他正在为自己一手打造的飞牛网如何跻身第一阵营努力。接受媒体专访时,他说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刘强东和马云都来“骂”他。“他骂我就有动力,我们天天找他们来骂,但他们就是不骂,我们心里蛮挫折的”。


命运和黄明端开了三次大玩笑。前两次,他都成功地把“命运老人”打倒在地。


黄明端因一手缔造了大润发,在大陆零售业开创了一个时代而知名,但其命运的起点,却在中国台湾南部的一个小农村。 过去几十年,他身上,总会有奇迹般的逆转发生。


命运和黄明端开的第一个玩笑,是他少不更事时,帮人站在赌场门口把风,差点被黑社会吸纳,成为一个小混混。做企业之后,他还曾自嘲,“以我的性格,做个大混混倒比较合适。”


但初中英语考试分数只有个位数的他,后来成为了台湾大学商业研究所的硕士。


命运和黄明端开的第二个玩笑,是当他在润泰集团纺织部如日中天时,突然被委任进入零售业。一年后,又被派往大陆,与沃尔玛、家乐福等众多外资零售巨头过招。


10年后的2010年,大润发取得营收404亿元人民币,取代家乐福,成为当时中国大陆零售百货业的冠军。


2011年7月27日,大润发与欧尚合并在香港上市。拥有“大润发”和“欧尚”的高鑫零售,市场占有率超过沃尔玛,一跃成为中国最大零售商。


黄明端也赢得了“陆战之王”的美誉。


2

 


在台大,黄明端结识了改变其一生命运的伯乐,同班同学——润泰纺织厂的公子,现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。




尹衍梁这是黄明端需要感谢的人。尹衍梁与黄明端出身完全不同,一个家境殷实,一个出身草根。


年轻时进过少管所的尹衍梁,是从悬崖边归正的企二代。认清人生的目标后,他发誓要将父业发扬光大。对黄明端的赏识和使用,则是他这一生做得最重要、最正确的决定之一,也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。


在润泰的早年岁月,黄明端就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尹衍梁的眼光。


从台大毕业后,黄明端进入彼时还只是纺织厂的润泰上班。不久,他被委以重任——寻找能够替润泰纺织加工成衣的代工厂。有人暗示,他应该灵活一点,每单可以得到2块钱的回扣。这笔回扣,对于家庭贫寒的黄明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,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。


这种有原则的行事风格,也贯穿了黄明端以后的职业生涯。


3

 


从得心应手的纺织业跨界到风马牛不相及的零售业,是命运跟黄明端开的第二个玩笑。


为应对经济形势变化,1996年,润泰集团成立大润发流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,进军零售业。已是润泰集团总裁的尹衍梁,做了一个让旁人吃惊的决定:


启用从未有过零售管理经验的黄明端,掌舵大润发。看重的理由是,黄明端为人“聪明,肯拼,行动快、狠、准”,是能够开疆辟土的“狼王”。


 


在全新的零售业,黄明端的难度有二:其一、隔行如隔山;其二、彼时他已41岁,而且是到陌生的大陆。但他仅用大约10年,就赢得了“陆战之王”的地位。


一个人到中年的门外汉,面对全新的领域,在全新的市场,究竟是如何上手的?又如何缔造了外行逆袭内行的奇迹?


黄明端的打法是先模仿、再超越。他是偷师之王,也是“能自得师者王”。


黄明端是一个向全世界学习,集众人之长做自己的人。他曾对媒体说:“我的生鲜一部分买货操作是学美国的,但是整个商店的设计是学欧洲的,商品的选择是学大陆。”


起初,大润发模仿的是欧洲零售业巨头——万客隆的仓储式销售业态。


黄明端在走访观察国内大卖场市场后,他发现,相较于万客隆的冷清,家乐福却异常火爆。于是,在大陆开到第三家门店时,他果断叫停仓储模式,以家乐福为标杆,转为大卖场经营模式。


效果随即显现,1999年,大润发创下240亿元人民币的营收,将万客隆甩在身后。


2000年12月21日,润泰集团与法国欧尚集团合资,在大陆推进欧尚和大润发两大品牌的卖场业务。黄明端抓住契机,疯狂学习欧尚的营运经验,甚至拷贝了欧尚几乎所有的内部营运文档。


随后一年,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零售业正式对外开放,零售大卖场在中国迎来了黄金十年,沃尔玛和家乐福等世界巨头,都纷纷加快在中国攻城掠地的步伐。


谁料,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。这只黄雀,就是黄明端。


通过研究沃尔玛、家乐福等零售巨头的经营模式,最后,黄明端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模式,介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“中庸之道”,即由中央负责开店、采购和配送,产品定价、会员经营和店内陈设交给地方自主。


一次零售连锁业年会上,在场人士都以为黄明端会分享大润发的成功经验,也是抱着学习黄明端和大润发的目标而来,但黄明端却用了很多篇幅和时间来介绍沃尔玛的文化。


学习对手的同时,黄明端还非常注重规避对手的锋芒。


当沃尔玛、家乐福自上而下收割中国市场时(从一线城市开始布局、开店,再向二三线城市扩张),他反其道行之,去二三线城市开店,占领那些消费潜力巨大但又不为巨头所注意的地方。这也为大润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。比如,大润发赫赫有名的全国店王(业绩最好的门店),就来自昆山。


 


黄明端不是怕打仗的人,在商战中,他尽显狼王本色。


一次,大润发在台湾推出99块一斤卖樱桃的优惠活动,老对手家乐福见状,打出樱桃一斤92块的电视广告。正和家乐福总经理一起境外参观的黄明端知道后,马上指挥同事,把价格狠降至一斤88块,打得家乐福毫无还手之力。


“Peter(黄明端英文名),你也不要这么狠,我跟你一起出去,你还这样打我。”家乐福总经理无奈对黄说道。


黄明端的口头禅之一就是——谁怕谁?


狼的另一边,则是始终的大哥风范。


初到大陆市场时,黄明端接手的是一个高管流失、内部人心惶惶的团队。


为了安抚士气,给员工安全感,他推出一系列培训以及晋升体系,力推全民持股,只要具备正式入职6个月的条件,包括一线收银员,都可按年薪的10%左右计算持股额度。


相比显赫的战绩,对这项激励制度,黄明端更加引以为傲,他是发自内心地把大润发的员工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。“所有员工都是合伙人关系,是主人公。”


4


 

从门外汉到行业第一的掌舵者,黄明端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,并对自己颇为自信。


相比经验的积累、直觉的修炼,他更擅长将经验和直觉化为标准和纪律。


在大润发,有一套业内所谓的“葵花宝典”——SOP标准作业程序,即“营运人员规范手册”,它被视为大润发的最高机密,据说打印出来的厚度可以超过字典。翻开手册,每个员工每个岗位该干什么,一目了然,新人也可以很快上手,而且这个规范手册每年都会持续修订。


得益于此,黄明端可以58岁高龄亲自挂帅挑战电商。


一开始,黄明端对电商是不屑一顾的,他认为电商烧钱的逻辑不符合商业规律。但互联网势不可挡的影响一点点渗透到这位零售大咖的生活点滴,最终改变了他。


他的惊醒和改变已经晚了,但有人比他更顽固。对于要不要做电商,高鑫零售董事会的董事们意见并不一致。关键时刻,大老板支持了他。


 


即便如此,黄明端依然绝不放弃,一步步让成绩看得见。根据高鑫零售2017上半年财报,运行三年半的飞牛网上半年交易总额18亿元,截至财报发布时有2800万注册会员,活跃会员350万。


但,它仍旧亏损。而在电商,在新零售浪潮的席卷下,大润发的线下也备受挑战,需要改变了。


还好,10多年努力打下的根基还在,而且这个新时代也正迎面走向自己。因为即使提出“新零售”的马云,也在全力往线下走。


于是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。


 


2017年11月20日,高鑫零售(大润发、欧尚母公司)公告将出售总价值224亿港元的(约合190亿人民币)的股份,买家是阿里巴巴。


“大润发没必要做电商,想做的话,可以和巨头合作。”当年董事会上反对黄明端做电商的人讲的话,一语成谶。


在此前跟阿里的谈判中,黄明端重点考虑的也是大润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员工的利益,他要给他们留下一个好的出路。


至今,黄明端仍未退休,各方都需要他再执掌大润发一段时间,他也依然不希望辜负了给予自己信任的任何一方。


从1997年离开台湾到大陆白手起家,转眼已是20年,追随他一起来到大陆打拼的“战狼”们,大多也已是鬓角泛白。


伴随阿里与大润发的深度融合,他们或许不久就会荣退回家了,对照 20年前出征时尹衍梁给的目标,已是绝对的凯旋。


如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://www.zhaosen.cn 欢迎订阅 @好摄之途- 每日一摄
本文地址:http://zhaosen.cn/phpblog/?id=470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好摄之途对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来源于 zhaosen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发表评论


表情

评论列表

  1. zhaosen
    zhaosen  @回复

    原来如此